2026中国(湖州)国际内河绿色与智能航运大会暨展览会(CGSE)
展会视频
展会介绍

2026中国(湖州)国际内河绿色与智能航运大会暨展览会(CGSE)

2026中国(湖州)国际内河绿色与智能航运大会暨展览会(CGSE)

一、展会介绍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引领下,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河航运凭借其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先天优势,在落实“双碳”目标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根据《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明确要求,我国将加快推进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航道建设,重点推广LNG、电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在航运领域的应用,强化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完善岸电设施网络,推动内河航运绿色智能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6中国(湖州)国际内河绿色与智能航运大会暨展览会应运而生。本次展会以“智汇绿色科技·领航内河未来”为主题,聚焦内河绿色航运全产业链,集中展示国内外最前沿的绿色船舶设计、清洁能源动力系统、智能航运技术、港口减排解决方案及配套服务,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交流平台,推动技术合作与产业升级,助力我国内河航运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展会八大优势

1.国家级政策支持--汇聚最新“双碳”政策解读,对接政府补贴与绿色金融支持。

2.全产业链覆盖--从绿色燃料、低碳港口到智能船舶,一站式链接上下游资源。

3.精准商贸对接--AI智能匹配系统,高效连接1000+航运企业、技术方与投资机构。

4.国际前沿技术展示--全球首发的氢能动力、氨燃料船舶、碳捕捉等创新解决方案。

5.长三角区位优势--依托浙江港口经济带,辐射全球航运市场。

6.标杆案例分享--中远海运、宁波港等龙头企业实战经验,赋能行业转型。

7.资本项目直通车--50+投资机构驻场,设立绿色航运专项基金对接优质项目。

8.碳中和认证展会--全程低碳办展,打造行业可持续发展典范。


三、时间地点

展会报到、布展:2026年4月14-15日 (2天);

展会持续时间:2026年4月16-18日 (3天);

展会地点:浙江·湖州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规模:预计15,000㎡展览面积。


展品范围

四、展览范围

1. 绿色航运技术与装备展区

清洁能源船舶:电动船舶、氢燃料船舶、LNG动力船、太阳能船舶等。

节能减排技术:尾气处理系统、低碳燃料应用、能效优化设备。

环保材料与设计:轻量化材料、低阻力船体设计、再生能源集成。

2. 智能航运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展区

智能船舶技术: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导航、船岸通信(5G/卫星通信)。

航运大数据与物联网:船舶监控系统、航线优化平台、预测性维护技术。

人工智能应用:AI调度、智能物流管理、无人码头技术。

3. 内河港口与基础设施展区

绿色港口设备:电动港口机械(如岸桥、叉车)、岸电设施、污水处理系统。

智能港口技术:自动化集装箱处理、数字孪生港口、无人闸口系统。

4. 船舶配套与技术服务展区

动力系统:新能源推进系统(电池、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技术。

环保设备:压载水处理、垃圾回收装置、防污染设备。

认证与咨询服务:绿色船舶认证、碳中和技术咨询、法规合规服务。

5. 航道与物流创新展区

智慧航道技术:电子航道图、水位监测系统、智能航标。

多式联运解决方案:内河-铁路-公路联运装备、标准化集装箱技术。

6. 政策与金融支持展区

绿色金融:碳交易、绿色信贷、航运保险创新。

政策与标准:国内外绿色航运法规、行业标准解读。

7. 区域合作与成果展示展区

内河航运示范区:国内外典型绿色内河项目(如欧洲莱茵河、中国长江经济带案例)。


五、专业观众

特邀专业观众预期人数30,000+人次,国外专业观众2000+人次,线上观众浏览量预计200,000+人次,网上在线浏览量月统计约1500,000+人次。

1、航运企业:内河/沿海/远洋航运公司管理层、船队运营与采购部门负责人、环保合规与可持续发展部门等;

2、港口与码头运营商:港口集团高管(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

、码头设施规划与采购团队、港口建设负责人等;

3、船舶制造与配套企业:造船厂(如中船集团、民营船企)技术总监、船舶设计院所工程师、动力系统(LNG/氢能/电动)供应商等;

4、能源与基础设施供应商:LNG/氢能/电池供应商、岸电设备与智能电网服务商、港口装卸设备制造商等;

5、数字化与技术服务商:智能航运系统开发商(自动驾驶、船舶物联网)、碳排放监测与管理软件公司、航道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等;

6、政策与标准制定机构:交通运输部、地方海事局代表、国际海事组织(IMO)、中国船级社(CCS)专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政策研究团队等;

7、金融机构与投资方:绿色航运基金、碳中和投资机构、银行航运金融事业部等;

8、科研与教育机构:海事大学研究团队、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室等;

9、国际组织与媒体:国际内河航运协会、行业媒体等。


六、同期论坛

本次论坛以“科技赋能绿色航运,创新引领低碳未来”为主题,聚焦内河航运绿色化与智能化发展,汇聚全球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技术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前沿技术、分享实践经验、推动国际合作。重点围绕清洁能源船舶、智能航运系统、绿色港口建设、碳减排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共享、务实的国际化平台,助力全球内河航运迈向零碳未来。

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业界同仁共聚浙江·湖州,携手探索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为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的世界级内河航运网络贡献智慧与力量!

1、主题主论坛

中国(湖州)国际内河绿色与智能航运大会

2、分论坛议题(拟) 

◎《水运“十四五”规划》与“双碳”目标下的内河航运转型路径

◎中国内河绿色航运示范区建设经验(长三角/珠三角案例)

◎欧洲莱茵河绿色航运政策与实践(拟邀EBU专家)

◎全球智能航运技术趋势(无人船、区块链物流企业代表)

◎LNG/氢能/电动船舶的研发与商业化挑战

◎中国vs欧洲清洁能源动力标准差异与协同

◎岸电设施全覆盖的商业模式探讨

◎零碳港口建设(湖州港光伏+储能系统案例分析)

◎内河船舶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瓶颈(长江vs莱茵河场景差异)

◎5G+北斗在内河航道的应用示范

◎航运碳足迹监测平台构建(拟邀SGS/TÜV认证机构代表)

◎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化实践

◎绿色补贴政策如何精准支持中小企业?

3、特色环节设计

①“绿色航运先锋”颁奖典礼

奖项设置:最佳低碳船舶设计、智能码头解决方案、政策创新奖;

②中欧企业B2B对接会

组委会征集企业需求,匹配欧洲技术方与中国采购方项目对接;

③湖州绿色航道实地考察

展示长湖申线航道智能化改造、岸电设施等标杆项目;

实地考察参观本地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企业申请)。


七、展会宣传推广与增值服务

1、行业杂志:在100多个航运行业专业杂志进行广告投放宣传;

2、知名网站:在300多家航运业内及相关领域知名网站做网站链接,和展会信息发布;

3、大众媒体:通过户外高炮、高铁站(机场)出入口广告牌、港口码头广告牌、工业园区广告牌、机电市场广告牌、车身广告、电台等大众媒体的宣传。

4、充分利用组委会20多年的行业会展观众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向目标专业观众和行业用户定期发布最新展会及展商信息,邀请专业观众前来参观。

5、推出针对重点用户的VIP观众邀请计划,点对点邀请核心采购商,组织强大的专业采购团队,并给予VIP待遇。

6、与重点的航运行业媒体达成战略合作,除了大量的媒体广告宣传之外,更加强利用合作行业媒体的高质量行业数据库,进行买家和行业用户定期直邮服务。

7、与行业学会/协会等行业组织强强联合,通过行业组织发函邀请其会员单位组团参观展会。

8、组委会的客服人员对已报名参展的展商,一对一进行电话跟踪服务,为参展商量身定做,邀请专业观众。

9、充分发挥参展商的影响,让已参展的展商邀请其直接用户和潜在客户参观其展台,进行新老客户关系维护。

10、与同期行业论坛和技术研讨会互动,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一个相互沟通、合作、学习的平台。


展位费用及注意事项
参展前请与展会举办方联系落实。

2026中国(湖州)国际内河绿色与智能航运大会暨展览会(CGSE)

2026中国(湖州)国际内河绿色与智能航运大会暨展览会(CGSE)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张胜(经理)
手机: 15618386669
E-mail: 1185023118@qq.com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网站已尽审核义务。 具体声明以下:

一、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站内部分展会信息可能会出现题材变化、 延期或取消举办的情况,请参展商和参观者在参展前务必与举办方再次核实! 本站与站内所有展会之间均无主办/协办或承办等无关联关系,如遇参展纠纷,请与主办/协办或承办方联系,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替换成@)或微信: 523138820,并追加联系手机: 15313206870予以确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