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上海)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展览会
展会视频
展会介绍

2025中国(上海)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展览会

2025中国(上海)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展览会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逐渐形成以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综合利用企业等为主体的回收模式。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合规企业数量、分布区域看,目前我国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企业已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然而,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流程繁杂,涉及收集、运输、拆解、再利用等多个环节,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正在健全完善过程中,废旧电池运输及流通监管难题亟待破解。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看,正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与“黑作坊”生存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拥有资质的正规电池回收企业在工艺设备上严格遵循标准、环保水平高,但面临盈利水平低的困境,不少退役的动力电池流入无资质的黑作坊企业,这些黑作坊企业没有专业的回收技术和规范的操作流程,环保水平差、成本低,效益反而较好。

在新能源汽车狂飙的时代,动力电池退役潮正以每年30%的增速席卷全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锂电池生产国,如何破解“电池坟场”困局?浩哲环保自主研发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设备,正以一场“技术革命”将废弃电池变为“城市矿山”,开启资源循环的绿色密码。随着废旧电池退役规模的快速增长,除龙头企业加码布局外,锂电池产业链新进企业也加速进入回收利用赛道,但企业间技术差距较大,先进企业锂资源回收利用率在90%以上,落后企业锂资源回收利用率仅能达到70%-80%,导致整体行业呈现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现象。也正因此,下一步需要加强回收利用政策引导和标准体系建设,有效支撑产业发展,优化产能布局并鼓励一体化产业链发展。

动力电池被视作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通常情况下,当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不能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回收。相关行业预测,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104万吨,2030年将达到350万吨。当前,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工作,主要包含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两大方式。其中,再生利用是提取电池中的钴、镍、锂等金属材料,以回收有价值的资源;梯次利用则是将电池拆解重组后,应用到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领域。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产业近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已经进入到了规模化退役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新能源电池回收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呈现技术革新与政策驱动并行的格局。通过梯次利用延长电池生命周期、再生技术提取高价值金属、智能化设备提升效率,结合严格的行业规范,我国有望实现资源循环与低碳发展的双重目标。未来需进一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完善法规与标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本次展会是按照“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原则举办的行业国际品牌盛会。既有政府支持,又有行业权威的参与,以其“主题明确、特色突出、注重实效、不断创新”的一贯风格,业内人士已将其视为“了解行业信息、把握市场动态、展示企业品牌、拓展贸易渠道、寻求合作机会”的平台。有力推动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行业全面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与世界各国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行业协调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进步。    


展品范围

◇废旧电池回收、储存、运输技术及设备;

◇废旧电池回收拆解设备及整线系统等;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废旧电池再生利用;

◇锂电池用研磨、搅拌、涂布、对辊、分条、制片、卷绕、装配、烘烤、入壳、除湿、注液、封口、焊接、化成等;


展位费用及注意事项
参展前请与展会举办方联系落实。

2025中国(上海)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展览会

2025中国(上海)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展览会


联系方式
电话: 021-5388602
联系人: 姚华
手机: 18817208969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网站已尽审核义务。 具体声明以下:

一、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站内部分展会信息可能会出现题材变化、 延期或取消举办的情况,请参展商和参观者在参展前务必与举办方再次核实! 本站与站内所有展会之间均无主办/协办或承办等无关联关系,如遇参展纠纷,请与主办/协办或承办方联系,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替换成@)或微信: 523138820,并追加联系手机: 15313206870予以确认处理。